若恶寒一罢,则二方所必禁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五味皆润下之品,为少阴枢机之剂。
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急攻之,所谓已入于府者可下也。
治之者,与少阳不同,当神而明之,汗、吐、下、温、清、补之法,勿妄用也。黄芩汤本为协热下利而设,不为脉迟表热而设。
阳明病,重在亡津液。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汤也。
胸中有热,腹痛欲呕,黄连汤证也。此已在腹中,则瓜蒂散不中与也,栀子豉汤主之。
然证有虚实,脉有真假,假令脉迟,便非藏实。 薤白性滑,能泄下焦阴阳气滞,然辛温太甚,荤气逼人,顿用三升,而入散三匕,只闻薤气而不知药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