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曰:阳邪结于上,阴邪结于下,手足厥冷,小腹满,按之痛,其为阴邪下结可知,此当用温、用灸。 阳明病,口燥但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阳明之脉起于鼻,故知血得热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兹则先烦后利,是脾家之正气实,故不受邪而与之争,因暴发烦热也。今腹中痛,转气下趋少腹者,乃太阴欲作自利之候也。
不呕则里气和,缘何而有心下痞证?里气下而不上者,但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利,故以葛根汤以散表邪,加半夏以下逆气也。
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叶石膏汤,于益气生津中,清热宁烦可也。无脉者,言诊之而欲绝也。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证也。今为少阴虚,而引水自救之渴,故小便则色白,是少阴虚冷,不能化液,下焦有寒也。
是仲景亦有汗、下之法,惟在临证详察,因病施治,不可执一也。畜血之屎虽□,然大便反易,其色必黑,盖以血与糟粕共并,故反易而色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