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阳干为表为腑,阴干为里为脏,故曰:脏腑表里配阴阳也。<篇名>头部主病针灸要穴歌12听会主治耳袭鸣,兼刺迎香功最灵,中风瘈瘲喎斜病,牙车脱臼齿根疼。
若时时跳痛将溃,宜托里透脓汤服之;溃后脓清稀者,宜十全大补汤加牛膝,外以豆豉饼灸之。初起黄粟小疱,痛如汤泼火燃,其色红活,肿无黑晕,溃破有脓,腐无败色,此属血脉未死之候。
肿用太乙紫金锭散水磨涂之。一、腿大肿腐烂,或细干枯者不治。
石决明一两 车前子一两 五味子半两 细辛半两 大黄一两 茯苓一两 知母一两 茺蔚子一两 黑参一两 防风一两 黄芩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三钱。若日久风邪郁在肌肤,则耗血生火,搔痒倍增,夜不得寐,挠破津血,心烦,大便燥秘,咽干不渴,此属火燥血短。
<3>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注】[1]凡摄针者,因针下邪气滞涩不行也,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重切之, 使正气流行,则邪气不能滞涩,而针下自觉活动矣。
梅疮初起,头不痛,筋骨不疼,小水通利,疮形碎小色鲜,头面稀少,口角无疮,胸背稠密,谷道清楚者为顺;若先发下疳,次生便毒、鱼口,便觉筋骨疼痛,而梅疮随发,色紫坚硬,手足多生,形如汤泼起疱者为险。[13]从肺俞行四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厥阴俞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