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天禀也,言不能尽其天年而夭折也。若其微滑,亦由火王,火王则阴虚,故骨痿不能起,起则目暗无所见。
味为阴矣,而浓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矣,而淳者为纯阳,漓者为阳中之阴。中行椎骨曰脊,臀骨上曰腰。
故或春而见钩,便是夏脉;春而见毛,便是秋脉;春而见石,便是冬脉。此经上头项,走肩背,故其病如此。
因济水伏流,惟阿井通于济,故有平肝滋肾之功。惟方既有五味,不必再加乌梅。
浮合,如浮波之合,后以催前,泛泛无常也。大抵弦急之脉,当为此等病,故急甚亦可为心痛,微急亦可为螈,学人当因理活变可也。
病之化生,必有所因,故或从乎本,或从乎标,或从乎中气。然足少阴之直者循喉咙而挟舌本,此则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以合于足太阳之阳跷,是跷脉有阴阳之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