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方主治肺金气虚,不能生水,以致水不制火,虚阳上炎而生咳嗽等症。以此观之,他病伏热之人,上焦淤血而作吐者,亦其病之有瘳也。
气虚宜补、食积宜消、湿则宜燥,然恶露未净,遽难骤燥,当先服生化汤二、三帖,化旧生新,加茯苓以利水道,俟血生,然后补气以消食,燥湿以分利水道,使无滞涩虚虚之失。 伏脉五郁已先知,木喜条达急吐之;火癝上炎须汗发,土惠停滞夺为奇。
夫阴阳之道,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心下牢强,胜则脉紧,负则沉濡。
产后久痢色红赤,气虚亦服六君子。夫天之寒邪,与太阳之阳气,相搏于肤表之间,其脉则紧。
子冬花栝蒌仁,甘草生姜与兜铃。一脏无气,况可以为人乎?
如阳明燥金司岁,则收取苍术、桑皮、半夏之燥类。危急疑难之顷,往往症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