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琥曰:误发其汗,□语者,夺其津液而胃干,故言乱也。此承上条详举其证,互发其义,以出其治也。
<目录>卷二\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柯琴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脉浮虚,主在表,虚风也;涩者,主在经,寒湿也。
程知曰:此驱湿除热法也。程应旄曰:太阳病以火熏之,取汗竟不得汗,其液之素少可知,盖阳不得阴,则无从化汗也。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若以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误为伤寒之表,妄行发汗,则表气愈虚,恶寒更甚也。
与此汤和脾胃而汪琥曰:此条乃汗后气虚腹胀满,其人虽作胀满而内无实形,所以用人参、炙甘草等张锡驹曰:此言发汗而伤其脾气也。此条比前条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热必哕,即饮水亦哕也。
程应旄曰:一起病便发热,兼以阴经无汗,世有计日按证者,类能用麻黄而忌在附子。二「虚」字皆由「寒」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