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是厥阴热邪伏而不宣,又或上攻为喉痹、下攻便脓血,热深厥深,口臭气粗之类。如阳旦汤、术附、羌活、附子汤之类。
法宜回阳祛阴,如四逆汤,回阳饮之类,此阴阳生死攸关,不容不辩。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未治风而实以祛风。
亦有太阳之邪未解,误下而邪陷于脾,以致脐上痛者,其人必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之候,因下后方见此痛者,便以桂枝大黄汤治之。阴虚二字,有外感客邪,随阳经而化为热邪伤血,按其所感经络治之,若系真阴虚极,则又非苦寒可用。
考桂、附大辛大热,辛即金之味,热即纯阳之性也。他如脉来洪大,气之盈也,脉来数实,脉来浮滑,气之盈也。
非白淫,即寒湿,浊恶不堪,法宜升散,不宜燥熯,致烁阴精,皆治本之决也。更有五色杂下,不必多求妙方,总以大温大甘,收固元气为要。
后天成形,形合乎命,命合乎形,神宰乎中,性命乃成。少阴病,脉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