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为胃土,己为脾土,用是方以调脾胃,故曰戊己丸。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窍,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
盖寒湿之证,难于得热,热则势外出而不内入矣,故不必发汗、利小便,用栀子清肌表,黄柏泻膀胱以和解之。肉极由于阴火久灼者难治,宜别主六味地黄丸。
经曰∶水郁则折之。宜补其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水,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
由表入里,故曰渐深;洪大皆阳脉,表邪未去,里热又甚,故曰内外皆热,此由失汗之所致也;舌卷者,热燥华池而筋缩急也;舌焦而黑,鼻如烟煤,此火极而兼水化,亢龙有悔之象也。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之母;此治病必求其本也。
风,阳邪也,诸风眩掉,皆属肝木,故有搐搦、眩冒、反张之证。甘者可以补气,参、苓、术、草,皆甘物也;辛者可以治痰,半夏、陈皮,皆辛物也。
脉极者,血脉空虚之极也,此由失血所致。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则天冠地履,无暴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