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之时,可灸可药。三周者,谓三遇所胜之日而后已。
阳邪在表在上,故为身热、不卧、喘呼,阴邪在里在下,故为满,飧泄、肠。阴阳不和,故血气离居。
大抵热胜者必多烦躁焦渴,寒胜者必多厥逆畏寒。阳主散而凑于阴分,故汗出。
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夏至一阴初生,加以阳极之候,故病洒洒振寒者,以阳明应五月之气也。
膀胱气闭,故按之则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气病则上逆于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热盛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盛于内,则神志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