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病患烦热汗出而解,至明日日晡,又见先寒后热,此阳明经似疟,脉实多汗,便结腹胀,宜承气汤下之。有水饮停结而不利者,用平胃四苓散合二陈汤。
夫太阳受邪,行尽三阳气分,传次三阴血分,则热入深矣。曰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不彻,因转属阳明,虽名合并病,实病也。
阳症呃逆,则用栀连二陈汤;阴症呃逆,则用理中汤。此言太阳表邪为重,故以太阳经络而分轻重也。
盖言太阳发热之痉,惟以散表为正治。阳明表热,则无汗而渴,葛根汤汗之。
然亦有阳明里热、上冲头面,汗多口渴而面赤者,故以此方治之。若见背强身痛,不能转侧,恶寒而头汗者,当治太阳,用羌活胜湿汤。
泛视之,似乎身重之症,治宜攻里。若阳明燥热,《伤寒论》胸满条,有烦热胸中窒,用栀子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