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吐清水一症,胃寒者亦多,今服一切温中补火之品不效,明明非胃寒所作,故知其肾水汜溢也。 后天既以中土立极,三焦亦各有专司,分之为上、中、下,合之实为一元也。
《东观汉记》曰:明帝行幸诸国,敕执金吾凭鲂将缇骑宿元武门复道上,诏曰:复道多风寒,左右老人且病痱,多取帷帐,东西完塞,窗牖皆令致密。又季春纪曰: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
答曰:此元阴不足于胃之上络,胃中之火,遂发于上而津液伤也。自河间以来,诸贤所论燥证,俱是火证之燥,非金燥之证,不得入于六淫燥门。
亦有精停日久,阻滞气机,郁而为热,灼尽膀耽阴血,败精为邪火所熬,故有砂、石之名,总缘火由精停起见。苟有知得阴阳升降之道者,庶可与共学适道矣。
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 盖人生不能无病,治病必先赖乎医。
忽于鼻孔内涌出花红脓盈碗,疟不复作。法宜回阳,阳回则阴消,而病可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