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用之不当,宁静以待之。但治上焦之实热,而罔顾下焦之虚寒,则热病未除,下利不止矣。
误下后有二症者,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不全发阳,不全发阴,故误下之变,亦因偏于半表者成结胸,偏于半里者心下痞耳。必刺肝之募,引血上归经络,推陈致新,使热有所泄,则肝得所藏、心得所主、魂有所归、神有所根据,自然汗出周身,血不妄行,谵语自止矣。
腹中痛,虚者加人参。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悸者加茯苓。
目不转睛,不识人,脏腑之气绝矣。火邪入胃,胃中水竭,屎必燥硬。
所以然者,总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亦不肯令水渍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所谓厥应下之者,此方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