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生姜行水气而散逆气,能止呕吐;茯苓宁心气而泄肾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则悸眩止而痞消矣。 《原病式》曰∶或言下痢白为寒者,误也,寒则不能消谷,何由反化为脓也。
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白术甘草藿香木瓜浓朴扁豆赤茯苓夏月病患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倦怠嗜卧;伏暑烦闷,小便赤涩,或利或渴六和者,和六腑也;脾胃者,六腑之总司,故凡六腑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寇宗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甄权、大明并言补虚劳,医家执而用之,贻害无穷。
蜜此足厥阴、少阳药也。葱有通中之妙,火有回阳之功,经曰热因寒用,此之谓也。
肺主气,正气少,故少言。又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百病皆生于气也。
《内经》曰卑下之地,春气常存,故东南卑下之区,感风之证居多。夫发热谵语,世人皆谓热伏于心,神无所主也。
齿者,骨之余,故齿亦痛。《内经》曰∶通因通用;又曰∶暴者夺之。